【250814】5km里面的起起落落

今天是本周第三次5km。

从4月买了迪卡侬的装备以来,我每个月都会有几次户外跑,跑步频率取决于天气、心态,也许心态更多一点。嘴上总是嚷嚷着要去跑步,实际上每个月的跑量很少有超过15km的。工作不顺心,然后暴饮暴食和摆烂,身体过于笨重,于是暂停跑步计划,继续暴饮暴食和摆烂;脑子清醒了,去跑步排排身体里的水分,闲下来没事干,又开始大吃大喝犒劳自己。于是跑步的这几个月,体重没能下降一点,成绩也一直没能上去。跑个5km,一不小心心率就飙到160以上了,时长也徘徊在40min左右,想冲进38min都困难。究其原因,还是我的理智脑太过弱小,常被情绪脑牵着鼻子走,以至于我一直陷在老鼠赛跑的困境中。

但几个月的“伪跑步”下来,倒是让我差不多固定了跑步的路线和时间。最开始是夜跑,8点多下班后,去和平公园跑个5km,然后洗澡睡觉。这个SOP看上去很合理,但是执行起来有一个最大的变数 ——“人”。跑步后,大脑会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,于是我就睡不着了。意识到这点后,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跑步。因为夜跑影响睡眠,晨跑需要早起+多洗一个澡。这中间的过渡期,我选择早上早点去公司爬坡,然后在公司洗澡。慢慢的也就能接受早上运动+洗澡这件事了。7月29号5点多的时候,我终于鼓足勇气去和平公园跑步了,结束后顺路买了KFC 咖啡+帕尼尼的早餐。这一套流程感觉也不是不能接受。这之后我就把跑步的时间调整为了早上,地点还是和平公园。7.29-7.30连续三天跑步后,我的膝盖终于顶不住了,开始罢工。于是8月上旬“被迫”修养了一段时间,又狠狠的放纵了,导致我这9天的跑量为0。是的,人一旦开始趋利避害,就容易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8.10,我的理智脑好不容易打败了情绪脑,于是我抓住机会开始复跑。这次我选择跑一休一,到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跑步。虽然在后3km我的心率还是时不时的飙到160+,但我感觉我正在逐渐掌控自己的身体和大脑,让生活朝着规律而有节奏的方向前进。大步幅低步频不如小步幅高步频,跑步如此,生活亦如此。毕竟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,跑的远的前提是规避受伤的风险。

当然,跑而不思,也就不会有上面的文字了。最近通体舒畅的原因除了跑步,还有其他的一些小事,比如开始背托福单词,开始读历史、经济方面类的书籍,并已经坚持2周多了。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输入,只消费不产出,最近开始“强迫”自己每天写15分钟,至于为什么是15分钟,因为设限高了难以达成,设限低了感觉不足以成段落。坚持的久了,这些微习惯对我的改变也就显出来了。

第一个改变是戒掉了短剧、无意义的长剧。最开始上班时,下班后精力耗尽,总是不想学也不想动,于是开始看短剧,短平快不需要动脑,很适合放松,但之后便会陷入无尽的空虚。周而复始,日日如此。但开始阅读历史后,我的精力便被权谋吸引了,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,很多道理可以套用在今天的职场和社会。于是我就失去了对肥皂剧的兴趣了。

第二个思考问题有点深度了。以前总是过于肤浅,对很多现象也只能看到表层不去思考背后的意义。现在慢慢的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。比如对老板某个大动作有了自己的解读。

最近看到一句话,工作是为了更规律的生活。我非常认同。但我想补充的是,微习惯也能让我们更有规律的生活,更能让我们更有精力的工作。